7月18日,市人社局联合市住建局成立专项检查组,深入钱营孜电厂二期扩建EPC总承包项目工地,检查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及高温施工相关政策落实工作。
检查组在现场督查的过程中,针对用人单位是否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等情况进行核实,督促项目工地严格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六项制度”,规范与企业用工行为,筑牢民生底线。同时,按照省人社厅、省卫计委等四部门下发的《关于调整我省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相关规定向用人单位提出要求,在高温天气下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应当适当调整高温、露天作业人员的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而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津贴。市人社局劳动监察支队负责人王蓓蕾表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确保农民工施工安全,是为建筑企业及用人单位打造稳定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市人社局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持续创新劳动保障监察维权措施,坚持普法和执法同行、服务与监管并重,“四点发力”努力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一是打好宣传“预防针”。切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在全市范围内在建工程项目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将最新的政策信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传递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断提高其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的知晓度,增强各方法律意识,切实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宣传活动期间,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面对面解答农民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
二是挑好监督“责任担”。从源头防控、过程监管、末端治理、结果运用4个方面,全面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规章制度,明确属地和行业监管部门的责任,分解欠薪打击指标,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管处置闭环。同时,将日常巡查和专项执法监察工作有机结合,及时化解劳资纠纷、欠薪矛盾,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严格落实“黑名单”和“重大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制度。
三是织好维权“安全网”。我市从畅通维权渠道、定期开门接访和严惩欠薪入手,打通维权最先一公里。设置根治欠薪联合接待服务中心,全面推广投诉举报二维码,快速调处欠薪案件,确保农民工“投诉有门”。认真办理“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平台”的案件线索,实行“一案三查”,查事实案情的同时,倒查制度落实和监管责任。目前“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平台”共计收到1523条平台线索投诉,办结率97.44%,共为223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267.1万元。
四是做好民工“服务员”。提供高效、温暖服务,精简手续,优化办事流程,对劳动报酬争议案件,坚持快查、快处、快审、快裁,努力营造便捷、高效、公开、透明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人员能力提升长效机制,认真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业务学习培训,有效提高监察员业务知识,增强执法能力和办案水平,切实增强服务质量和水平。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持续加大法律法规政策宣传,主动深入企业、工地,靠前服务,规范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行为,促进用人单位健康发展,切实助推营商环境再优化,群众满意不“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