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宿州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0311号提案的答复
刘丹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对大龄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实施,农民工群体就业已经摆上了重要日程,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统筹各类资源、挖掘各种潜力,多措并举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部署开展“两强一增”行动,启动“121”计划、实施兜底保障工程,确保农民工有工作、有收入,防止脱贫反弹。
(一)实现就业政策服务的城乡一体化。我市在就业领域率先打破户籍和户口限制,使城乡劳动力享受平等的公共就业服务。一是就业创业同城同策,把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本市农业富余劳动力纳入就业失业登记范围,将农民工纳入免费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享受人群。二是逐渐完善就业服务工作体系,通过设立村级服务窗口,建成市、县、镇、村四级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方便城乡劳动者就近获得就业服务和有关咨询。三是不断提高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开通了阳光就业网上服务大厅,2021年又上线运行智慧就业系统,进一步提升政策查询办理的信息化程度,让城乡劳动者足不出户即可办事。四是完善零工市场建设。为农民工等群体提供求职平台,从根本上解决零工“马路市场”问题,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打造以零工市场为首阵地,多点布局、功能完善的零工驿站为主阵地,商超、银行等群众聚集地设立的零工服务专区为副阵地的多方参与、覆盖全域的零工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零工市场8个、零工驿站7个、零工服务专区173个,日均服务零工人员300余人次。
(二)常态化开展农民工就业创业促进活动。一是充分利用“春节”“夏收”等农民工返乡之际,组织开展“接您回家”“春风行动”“喜看新变化”等活动,宣传家乡发展变化和就业创业政策,引导农民工返乡留宿就业创业。如,埇桥区组织100余春节返乡人员参观域内重点企业、产业园区和城市建设项目,让他们亲身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增强返乡就业创业的信心。二是强化劳务协作,先后与省内外18个地市、县(区)建立常态化企业用工信息共享和交流协作机制,有效促进区域间人力资源流动。经开区与杭州钱塘区人社局建立专项合作共建协议,在跨区域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企业用工招聘新路径等方面深化协作。全面落实脱贫人口跨省务工交通补贴政策,有效促进区域间人力资源流动。今年以来,累计转移就业177.28万人。泗县精心打造“泗州焊工”劳务品牌,发挥行业协会带动作用,坚持品牌化发展,年带动就业6.8万人,有效提升本地劳务输出竞争力。
(三)持续做好农民工就业帮扶。一是实施以工代赈,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领域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以工代赈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吸纳农村劳动力、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地就近就业。今年以来,全市实施重推、农推项目共计65个,吸纳1.61万人就业,发放劳务报酬2.26亿元。二是聚焦技能提升,组织实施“农民工培训专项行动”,开展农民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3万人次。深化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累计开展直播带货等技能培训5万人次,带动6000余人在电商领域就业,有效激活乡村就业新动能。三是深入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严把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入口关、管理关、出口关”,通过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3.82万人;39家就业帮扶车间生产稳定,带动就业1575人(其中脱贫人口就业508人,60岁以上人员就业35人),全市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16.97万人;发放务工交通就业补助资金492万元,惠及脱贫劳动者1.61万人。
(四)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我市在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中,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相关政策,出台了《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实施返乡人员创业工程,在创业安徽大赛宿州市选拔赛中设置乡村振兴专项赛,面向返乡创业农民工等群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7亿,支持各类返乡创业者9417人;12家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在孵企业334家,带动就业9779人。
下一步,我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大龄农民工等群体稳岗就业,确保稳岗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推动大龄农民工持续稳定增收。
办复类别: A 类
联系单位: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联系电话:3052424
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7月10日